省级社科普及基地连云港市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4-07-08 18:21信息来源:市社科联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连云港市博物馆成立于1973年5月8日,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海州地志文物陈列室”。2006年迁至新馆,2008年免费对外开放,2021年12月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4年5月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新馆座落在连云港市行政中心对面,占地45亩,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是一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具有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博物馆。
连云港市博物馆外景
碑林景观广场
共享大厅
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舍主要功能区包括:展品陈列区、藏品库区、学术报告厅和技术及办公区域,另有游客中心、纪念品销售和休息区等观众服务设施。室外停车场面积达3000平方米。室内展厅面积5000平方米,展出各类文物、资料、书籍、模型等2000余件/套。《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展出了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漆木器等历代文物精品,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连云港地区古代文化的卓越和辉煌。室外碑林景观艺术广场展出石碑、画像石等文物278件/套。丰富的馆藏展现了连云港地区灿烂的文明和文化,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
千古之谜--凌惠平
汗青遗墨--东海尹湾简牍艺术陈列
西游记文化陈列
彦涵美术作品陈列
二、社科普及活动情况
作为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连云港市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人才优势,举办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陈列展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广科学研究和智慧化信息传播,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播历史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以陈列展览为媒介,传播优秀历史文化
连云港市博物馆现有《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彦涵美术作品》《千古之谜——凌惠平》《汗青遗墨——东海尹湾汉墓简牍艺术专题陈列》《西游记文化》5台基本陈列、2个临时展厅对外开放,另有1个室外碑林景观艺术广场。每年举办各种联展、巡展、互换展览举办20余台,近年来举办的原创展览《永远的丰碑——彦涵版画艺术作品展》《汉月出东海——汉东海郡辖域文明特展》《千年藤花落古香——藤花落古城史前文明展》等或入选国家、省精品展,或入围年度大展榜单,并在省内外进行巡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作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德育教育基地”,市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社教活动80余场,开展文化讲座20余次,同时与全市各大中小学校开展频繁的馆校合作,积极拓展社会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常年将各类文博服务送进校园和社区,每年受众达10万余人次,推出“连博志学营·馆校合作教育”“连博青鸟·志愿服务”“连博奇旅·创意体验活动”“连博戌时·博物馆之夜”等一系列文旅融合服务品牌,受到公众的欢迎与好评
“连博戌时 博物馆奇妙夜”历代华服秀
“连博戌时 元宵合璧”汉服表演
“连博戌时”展厅情景剧演绎
“连博戌时 元宵合璧”传统节日活动
“连博戌时 元宵合璧”投壶游戏
“连博戌时 故宫梦华”文化遗产日之夜
七夕云游会
“连博志学营”光明伴我左右特别行动
千年文脉我代言--小讲解员大赛
我是小小考古家--模拟考古体验活动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
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
连博奇旅 恬风诗令--沉浸式智游活动
文物模拟修复活动
(三)以馆藏资源为依托,建设科学研究阵地
连云港市博物馆加大对馆藏资源的研究,2023年11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简牍与秦汉文明——尹湾简牍发现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简牍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博单位等机构合作, 2023年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启动“尹湾汉简”再研究项目,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合作设立简牍研究合作基地等,策动文物保护项目实施,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和阐释。
“简牍与秦汉文明——尹湾汉墓简牍发现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连云港市博物馆成立50周年
“汉代简牍文化保护传承研习基地”揭牌
汉月出东海——汉东海郡辖域文明特展
(四)以活化资源为手段,打造智慧化博物馆
通过文物数字化拓展、智创空间打造、文创品牌树立等形式,创新推动连云港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2023年,市博物馆打造完成“连博云”智慧博物馆和博物馆数据集成平台,构建了一体化云上服务体系,为助力文化遗产“活起来”,依托馆藏资源以3D建模形式建设“连博藏珍”云展馆,依托科技化、虚拟化手段组织开发数字藏品并通过全网发布。策划推出《山海藏珍—“让文物活起来”系列短视频》21部,在人民日报、文旅中国、学习强国等数十家国家、省市新媒体播发,浏览量过千万人次,同步编撰出版《山海藏珍--如果连云港的文物会说话》校本教材,推进优秀历史文化进课本、进校园。
三、社会影响
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共收藏自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文物二十几类一万余件,很多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如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东海尹湾简牍、江苏省发现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汉代缯绣、具有典型“汉八刀”风格的汉代黄玉猪、清代中国与琉球地区文化交往的重要物证琉球炉、历经2000多年而保存完好的全国第三具汉代湿尸凌惠平等。
近年来,连云港市博物馆作为连云港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日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等。多次接待国外领导、学者、留学生组织和海内外华侨的到访、参观考察,受到各界观众广泛好评。
2021年连云港市博物馆获评国家4A级景区,2022年获评江苏省最美文化空间,2023年,获评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24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神乌赋”入选2022年度“江苏人气宝藏”,馆藏文物“琉球炉”获评“江苏网络十大人气宝物”,多位讲解员获评江苏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及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讲解员大赛优胜奖、最佳风采奖。学术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六界学术大会优秀奖,“永远的丰碑”彦涵版画艺术展入选全省精品展览项目,“山海藏珍——让文物活起来”系列短视频或江苏省第二季“博物知旅”优秀案例。
四、参观指南
(一)交通线路
连云港市博物馆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68号,毗邻市行政中心和市文化艺术中心,乘坐公交B12路、游1路(市政府站),19路、23路、121路(市政府东门站),下车后步行100米内即到。驾车经G25(淮连高速、长深高速)至苍梧收费站,自花果山大道向南,转至朝阳东路即到(自苍梧收费站下高速后约2KM)。
(二)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9:00-17:30(17: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闭馆,农历除夕闭馆
周一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天开放
(三)参观须知
1、为保证观众人身安全及良好的参观环境,本馆实行“免费实名预约、分时错峰限流”参观制:
(1)观众可通过连云港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在提前预约成功的基础上,刷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或三代社保卡入馆;
(2)家长成功预约后,随行的未成年人无需预约。持有老年证、残疾证、军官证、士官证、退役军人优待证等优待证件的观众本人,可无需预约,出示证件直接入馆参观;
(3)10人以上团队参观,需提前在连云港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按照预约时间段入馆参观。
2、当馆内观众达到最大承载量,本馆将采取措施停止入馆。
3、讲解服务:
(1)周末和节假日本馆志愿者不定时开展免费讲解活动;
(2)微信语音自助导览,微信扫描展品附近的二维码免费听取讲解;
(3)语音导览器租赁:20元/套(押金200元/套)。
4、酗酒者、衣冠不整者、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且无监护人陪伴者谢绝入馆。
5、请勿将各类管制刀具、打火机、危险品及宠物、食品饮料带入场馆。
6、请勿触摸文物及展品,拍照时请勿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等专业器材。
7、馆内提供存包柜服务,参观前请将随身包裹、雨伞、自拍杆等物品寄存,贵重物品自行保管。
8、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热忱接受观众的建议和监督。咨询电话:0518-8565-81748 投诉电话: 0518-85681790。
五、网络平台
1、连云港市博物馆官方网站:http://www.lygmuseum.cn/
2、连云港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3、连云港市博物馆官方抖音账号: